彭忠平:一个被设计“耽误”的制茶师
江南体育软件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彭忠平:一个被设计“耽误”的制茶师

人物名片:彭忠平,1984年生,枞岩入心(武夷山)茶业总经理,入心茶家品牌主理人,中级制茶工程师,高级评茶员,武夷学院茶学系校外导师。

代表作:“漱石鸣泉”(肉桂)

“好岩茶,不问出处。只要用心,就能做好茶。”

——彭忠平

抬头,就是大王峰。出门,就是崇阳溪。

忘山茶生活美学馆,是彭忠平为爱茶人打造的“家”,一处心灵的诗意栖居地。

不过,他的文艺,很容易“掩盖”了他的手艺——他是一个被设计“耽误的制茶师。

他左手做茶,右手设计茶空间。

他是一个“细节控”。做茶,做设计,处处皆用心。

唯有用心,方可入心。

每片茶,都不放弃

彭忠平的老家在岚谷乡。

这个位于武夷山北面的偏远山乡,在正岩茶的强势话语下,茶叶名不经传。相比之下,熏鹅要比茶要出名得多。

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对茶的热爱。

喝茶,只是喜爱。只有自己动手做茶,才是真爱。

2008年,他师从武夷山知名茶人陈克春学习岩茶传统制作技艺。

令他印象深刻的不只是做茶的苦辛,还是师傅对茶的珍视。

因为,每一片茶,都是自然造化的恩予。就像珍惜粮食一样,从不轻易丢弃浪费。

有一年茶季,“初出茅庐”的彭忠平,因经验不足,茶青走水过快,导致脱水,无法“还阳”。

面对这些失去活力的茶青,他很无奈,也很苦恼。

陈师傅拿起几枚青叶看了看说:“我来试试。”

在他的“妙手”下,青叶“起死回生”:“茶的品种香及应有的品质特征都基本得到了保留!”彭忠平又惊又喜,佩服不已。

5年习茶,他也慢慢悟出了些门道。

“制茶的每个环节,归根结底,就是在含水量上做功夫。”

所谓“看青做青”,即掌握青叶在不同阶段的含水量高低。老嫩程度不同,走水速度也不同,从而采用不同的手法。

“很多人觉得嫩青因含水量较高、梗叶韧性不足,做青不好做。其实不然,采用机制,时间偏长。但,换成手工做青就非常适宜。轻摇,平摊静置,令其缓慢走水即可。摇青时,力度要轻柔均匀。这样,青叶摸上去就像婴儿肌肤一样柔软,富有弹性。”

不同品种茶青,彭忠平亦有自己的做青手法。

肉桂,属高香,在香气有所保证时就要控制走水,不可太过,要留几分给焙火环节。

水仙,含水量较高,以醇著称。做青要“温柔”些,切忌太急。

好岩茶,不问出处

一泡好茶的问世,是山场、天气与工艺的共同成全。

在许多人观念中,拥有好山场,就有十足的底气。若是核心山场,就更有傲娇的资本了。

但,山场毕竟是“先天”的,核心山场更是少之又少的稀缺资源。

彭忠平认为,正岩茶产区和高山茶产区,或许有高低之分,却绝无优劣之分。

二者各有千秋,不能对立来看。前者讲究“坑涧气息”,后者讲究“高山气息”——甜润、细柔、绵长。

彭忠平的家乡岚谷乡,就有一片数量颇为可观的野茶,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源,价值可期。

“好茶,不问出处。只要用心,就能做好茶。”

“先天”固然无法改变,“后天”工艺却能臻于极致,止于至善。

“武夷岩茶传承的是制作技艺,而非山场。”正岩茶也好,高山茶也好,工艺的极致,皆可成就顶级的好茶。

而且,对消费者来说,不论是正岩山场,还是高山茶区,干净、健康都是摆在首位的。

纯心制茶,正是彭忠平不懈的坚持。

“漱石鸣泉”,是茶,也是一种境界。

原料系肉桂,蕴含着彭忠平对岩茶的深刻解读。

其香,除品种与生俱来的辛辣桂皮香外,兼具果蜜香、奶香及蒲草香,层次丰富。

其味,辛辣醇厚,劲道有力,且香溶汤中。啜之,旋即回甘,舌底鸣泉。

抚石问味,洗心于泉。揉和岩骨,虔吮花香。

“浸润丹山含骨气”。彭忠平欲借一杯茶,让饮者感受丹山的风骨,碧水的柔情。

包装设计亦不落俗套。

峰岩坑涧,化作方寸间淡墨轻岚,雅人深致。

是杯碗上的茶烟,也是大王峰的烟岚。

入心茶,以心换心

的确,好茶,无需太多的言语,就能轻易地打开、进入饮者的内心。

以心换心,心心相印,是为“入心茶”。

不仅有茶,还有“家”。

忘山茶生活美学馆,就是这样一个温馨的家。

大王峰下,崇阳溪畔。

这一处小而美的空间,小到一杯一盏,大到一房一室,都体现着他对细节的注重。

在这里,品佳茗与赏美景,“二美”兼得,且唾手可得。

望山,可坐可卧,晴雨总相宜。尘心洗净山不见,只缘身在此山中。

彭忠平对“入心茶家”的定位是:城市茶客厅。

以一杯入心茶,呈现武夷茶境。“境”是环境,亦是情境和心境。

“让生活在不同城市的人,都能在一杯武夷岩茶中,细细品味武夷丹山碧水之境。”

“它(入心茶家)主打岩茶细分市场,做岩茶高级定制。通过会员的方式锁定客群,提供个性化服务及合理价格的武夷岩茶产品。”

目前,彭忠平在成都、合肥、杭州、郑州、上海、无锡等城市都安了“家”。

他的目标是20家。

“每家服务50个会员,20家1000个会员,每人每天一泡武夷岩茶。”

向外走的同时,他也时刻不忘“回家”。

即将成为“科特派”的他,将为岚谷染溪村的茶园引入生态种植模式。

通过科技赋能,进一步提升茶叶品质,进一步打响高山茶的名气。

这是他对这片土地的深情眷恋。

来源:茶道传媒,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